第111章 彩云峰(三)

姜彩虹素手轻挥,几个素白玉瓶便凭空显现,精准地将三十粒聚气丹分装完毕。她随手一抛,玉瓶稳稳落入鹿彦祖怀中。

“除了聚气丹,可还会炼制其他丹药?”她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

鹿彦祖老实摇头:“弟子只会这一种。”

“在这等着。”姜彩虹吩咐道。

“弟子遵命...”鹿彦祖的“命”字尚在唇间,眼前已空无一人。他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势,再次对着空荡荡的丹室完成了这个动作。

直起身时,他不禁摸了摸鼻子,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这位峰主来去如风的态度,他怕是还得些时日才能适应。

不过片刻,香风拂过,姜彩虹已重回丹室,仿佛从未离开。她将一枚温润的青色玉简递到鹿彦祖面前:“这是《黄龙丹》的丹方,你拿着,就在这看,看好了继续炼。”

鹿彦祖连忙双手接过玉简,入手微沉,触感温凉。他不敢怠慢,当即神识沉入其中。

《黄龙丹》,筑基期修士常用以精进修为的丹药,位列二阶下品。丹方中记载的药材明显复杂了许多,除了主药“黄龙草”,还有七八种辅药,对药龄、处理手法都有特定要求。炼制步骤也远比聚气丹繁复,对火候转换、灵力操控、神识强度的要求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他看得十分专注,眉头微蹙,默默记忆并理解着其中的关窍。

姜彩虹也不催促,自顾自地走到一旁,不知从哪又摸出她那套茶具,慢悠悠地烹起茶来,只是眼角余光,始终未曾离开过鹿彦祖。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鹿彦祖长长舒了口气,抬起头,眼神中带着跃跃欲试,又有些不确定:“峰主,弟子看完了。”

“看懂了?”姜彩虹吹了吹茶沫,头也不抬地问。

“大概……看懂了吧。”鹿彦祖回答得没什么底气。这黄龙丹的炼制,比他想象的难上不少。

“看懂了就动手。”姜彩虹放下茶杯,语气平淡,“材料在旁边那个青色玉匣里。”

鹿彦祖走到那个指定的玉匣前,打开一看,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十份炼制黄龙丹的材料,种类、年份都与他刚才在玉简中看到的一般无二,品质极佳。

他深吸一口气,将状态调整到最佳。再次清理炉膛,嵌入灵石,引动地火,预热丹炉……有了之前成功炼制聚气丹的经验,加上赤焰炉和此地环境的加持,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他做得愈发熟练。

然而,当真正开始处理“黄龙草”等主辅药材,并按照丹方顺序投入炉中时,困难立刻显现出来。

黄龙草的药性远比聚气丹那些基础灵草要猛烈,与其他辅药融合时产生的变化也复杂得多,对火候的要求极为精细,时而是猛火急攻,时而又需文火慢炖,转换之间稍有不慎,炉内药液便剧烈波动,隐隐有失控的迹象。

鹿彦祖全神贯注,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努力回忆着玉简中的描述,同时凭借着自己的理解,不断调整着灵力的输出。

“嗤——”

一声轻微的异响,炉内青烟冒起,一股焦糊味传出。

第一炉,不出意外地失败了。

鹿彦祖看着炉底那一小撮焦黑的残渣,有些沮丧地擦了擦汗。

“继续。”姜彩虹清冷的声音传来,依旧没什么情绪波动,“才一份材料而已,慌什么。记住刚才药力冲突时,你灵力引导慢了半息,火候收得也仓促了。”

鹿彦祖闻言一怔,仔细回想,似乎确实如此。他没想到峰主看得如此仔细,连这般细微的失误都点了出来。

他不敢再多想,立刻清理炉膛,投入第二份材料。

“轰!”

第二炉,因急于求成,火力过猛,直接在投药阶段就引发了小范围的灵气暴动,险些炸炉。

“心浮气躁,控火诀第三转时灵力灌注过猛,引动了地火精粹中的暴烈之气。”姜彩虹的声音适时响起,精准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鹿彦祖脸色一白,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第三炉……第四炉……

他不断失败,但在姜彩虹那看似随意,实则一针见血的点拨下,他每一次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对黄龙丹药性的理解,对复杂火候的掌控,以及对自身灵力和神识的运用,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提升。

姜彩虹默默地看着,心中亦是波澜渐起。这小子的学习能力和纠错速度,实在太快了。很多细微的关窍,她只需提点一句,他下一次尝试时便能立刻调整,几乎不需要重复犯错。这份悟性,比她见过的绝大多数内门丹道弟子都要强上太多。

当鹿彦祖准备投入第七份材料时,他的眼神已经变得异常专注和沉稳,之前的慌乱和沮丧一扫而空。他熟练地处理药材,操控炉火,整个动作虽然依旧带着新手的生涩,却隐隐多了一份从容的韵律。

姜彩虹端起茶杯,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她知道,距离成功,恐怕不远了。

小主,

这一次,他的动作明显更加沉稳。处理“黄龙草”时,指尖灵力吞吐更加精准,剥离无用部分的同时,完美地保留了主茎内那一道精纯的土系药力。投入辅药时,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正好在黄龙草药性被激发到巅峰,却又未显狂暴的瞬间。

炉火时而如龙咆哮,猛烈灼烧,时而又似春雨润物,温和绵长。每一次转换都流畅自然,再不见之前的生硬与仓促。

姜彩虹端着茶杯的手微微停顿,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

她能清晰地“看”到,炉内各种药力正在以一种惊人的效率相互渗透融合,杂质被丝丝缕缕地剔除,精华部分则愈发凝实。整个过程虽然依旧能看出新手的痕迹,但其内核,却隐隐透出一种和谐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