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雷霆定鼎,凤诏惊鸿

李恪那夜离去时的决绝眼神与“绝不会负”的承诺,如同在崔芷柔心中点燃了一簇不灭的火焰,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与彷徨。她不再去思虑那些纷扰的流言与立后的压力,只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尚宫局与内书房的事务中,行事愈发沉稳干练,姿态从容不迫,仿佛外界一切风雨皆与她无关。

然而,紫宸殿内的风暴,却正在酝酿至顶峰。

连日来,关于立后的奏疏几乎堆满了御案。长孙无忌等人联名上奏,言辞愈发恳切,甚至隐隐带上了几分“若不立后,恐伤国本”的逼宫意味。朝会之上,虽无人敢公然指摘皇帝,但那无声的压力,却弥漫在丹墀之下的每一寸空气里。

李恪端坐龙椅,面色沉静如水,听着臣工们或直白或委婉的奏请,眸光深不见底,无人能窥知其心中所思。

直到这一日,一位素以耿直敢言、德高望重的老宗正,颤巍巍出列,手持玉笏,声若洪钟:

“陛下!老臣斗胆,中宫之位,关乎国体,悬置日久,非但六宫无主,更使天下臣民翘首以盼,心生疑虑!长孙司徒、房仆射等众臣所奏,皆为国本计!老臣恳请陛下,摒弃私念,以江山社稷为重,速下决断,择选贤德,正位坤宁!若陛下仍迟疑不决,老臣……老臣唯有长跪不起,以死明志!”

说罢,那老宗正竟真的撩袍欲要跪下!此举一出,满殿皆惊!若真让这位辈分极高的宗室长辈跪了下去,陛下将承受何等巨大的道德与舆论压力!

“皇叔祖且慢!”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恪骤然开口,声音并不高昂,却带着一种无形的、磅礴的威压,瞬间定住了老宗正的动作,也压下了殿内所有的窃窃私语。

他缓缓站起身,玄色冕旒微微晃动,目光如电,扫过下方每一个人的面孔,最后落在那位老宗正身上。

“皇叔祖忠心为国,朕心甚慰。”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然,立后之事,朕,自有考量。”

他顿了顿,向前迈出一步,身影在御座的高台上显得愈发挺拔巍峨。

“众卿屡言‘贤德’、‘才识’、‘能辅佐朕’。朕且问诸位,何为贤德?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还是能于国难之时,挺身而出,献计献策?”他的声音逐渐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何为才识?是吟风弄月,附庸风雅?还是能于案牍之中,洞察秋毫,肃清奸邪,安定宫闱?”

他每问一句,目光便扫过下方几位力主立后、其家族有女待选的重臣,目光锐利如刀,竟让他们不由自主地垂下了头。

“北疆军机图,助朕大破突厥;江南治水策,救万民于水火;春祭惊变,洞悉先机护驾;贡品风波,明察秋毫正名!”李恪的声音如同黄钟大吕,响彻整个大殿,他将崔芷柔的功绩,一件件,一桩桩,清晰无比地公之于众!

“此等功绩,此等才识,此等对社稷、对朕之忠心,诸位家中待选之女,可有谁能及?!”

最后一问,石破天惊!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皇帝这突如其来的、毫不掩饰的摊牌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