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峡,名不虚传。
两侧是刀削斧劈般的赭红色峭壁,高耸入云,只在中间留下一道宽仅二十余丈的狭窄通道。狂风在此被挤压成凄厉的呼啸,卷起地上的砂石,打得人脸颊生疼。峡谷蜿蜒数里,出口处更为狭窄,形如葫芦口,是一处天生的设伏绝地。
李恪的五百死士,此刻便如同壁虎般,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峡谷两侧的岩缝、石洞以及早已勘测好的平台上。他们携带着最后仅存的、威力最大的十枚“伏火雷”,以及大量的滚木礌石。弓弩手占据高位,锋利的箭镞在昏暗的天光下泛着冷芒。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峡谷的入口方向,如同等待猎物踏入陷阱的猎人。
李恪趴在一处视野极佳的巨石后,身上覆盖着与岩石同色的粗布。王德和沈括一左一右伏在他身侧。
“王爷,所有伏兵均已就位,‘伏火雷’埋设点也检查完毕,引线通畅。”王德低声道,声音因紧张而略显沙哑。
沈括则最后一次检查着身边几个特制的、装有大量铁钉碎瓷的陶罐,这是他为此次伏击准备的“惊喜”之一。“风向稳定,有利于火势蔓延和毒烟……嗯,是迷烟扩散。”他及时改口,但眼中闪烁着技术狂人特有的光芒。
李恪点了点头,目光沉静如渊。他就像最有耐心的渔夫,已经撒下了香饵(不断袭扰粮道的举动),现在,就等着大鱼因焦躁和愤怒,不顾一切地咬钩。
他料定,论钦陵在接连遭受后方骚扰,粮草不继,军心浮动的压力下,绝不可能坐视不理。而要清剿这支神出鬼没的唐军,断魂峡这条通往其活动区域的必经之路,论钦陵大概率会派出一支足够分量的精锐前来,试图在此堵截甚至围歼他们。
而李恪,就是要利用这支前来“围剿”的吐蕃精锐,给论钦陵再来一次重创!甚至,若能擒杀其大将,将对整个吐蕃大军的士气造成毁灭性打击。
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缓缓流逝。日头渐高,又缓缓西斜,峡谷内光影变幻,唯有风声依旧。
突然,远处隐隐传来了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逐渐逼近的雷声!
“来了!”王德精神一振。
李恪举起右手,示意所有人噤声,隐蔽。
片刻之后,一支规模约三千人的吐蕃骑兵,出现在了峡谷入口处。他们甲胄鲜明,旗帜招展,为首一员大将,身形魁梧,手持长柄战斧,正是论钦陵麾下以勇猛着称的副将,噶尔·赞聂!
“停!”赞聂举起战斧,勒住战马,警惕地打量着幽深的峡谷。断魂峡的险要地势,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不安。
“将军,此处地势险恶,恐有埋伏。”一名副将上前提醒。
赞聂冷哼一声:“唐军小股流寇,只会像老鼠一样偷袭粮道,焉敢在此设伏?就算有埋伏,凭我三千勇士,也能将其碾为齑粉!传令,前军五百,先行探路!中军随后,保持警惕,快速通过!”
命令下达,五百吐蕃前锋小心翼翼地步入了峡谷。他们手持盾牌,目光不断扫视着两侧的悬崖峭壁。
峭壁之上,李恪看着下方如同长蛇般缓缓行进的吐蕃军队,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没有动,他在等,等吐蕃中军主力完全进入峡谷,等那个最佳的时机。
五百前锋战战兢兢地走到了峡谷中段,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消息传回,赞聂心中稍安,不再犹豫,一挥战斧:“全军加速,通过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