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通神:末世魂修的九字玄机
第一章:残卷玄机,九字初现
世界树基地的地下档案室,尘封的金属柜散发着锈蚀的气息。林奇戴着特制的手套,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卷泛黄的帛书——这是上周楚嫣然的勘探队在一处坍塌的道观废墟中找到的,边角早已残破,上面用朱砂绘制的符文大半模糊,唯有九个古篆字依稀可辨:
“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字真言’?”灵溪捧着放大镜,看着帛书上扭曲的笔画,“资料库里记载,这是道家秘传的修行法门,据说能沟通天地,强化神魂,只是末世前就已失传。”
林奇指尖的源能轻轻拂过帛书,感受到一股微弱却异常纯粹的精神波动——这股波动与源能、与异能都截然不同,它不具备任何破坏力,却能引发灵魂深处的共鸣,仿佛远古的呼唤。“不是符文,是观想的引子。”他低声道,目光落在“临”字上。
这一夜,林奇没有进行常规的源能修行,而是将自己关在静室,手中紧握着那卷帛书。他尝试着像解读基因链那样分析这九个字,却发现它们遵循着一种全新的逻辑——不是物质层面的规律,而是精神与天地的共振法则。
当第一缕晨光透过窗棂照在“临”字上时,林奇的意识突然沉入一片奇异的境地:
他仿佛站在无垠的星空下,脚下是奔腾的江河,头顶是旋转的星辰。“临”字化作一道金光,融入他的眉心,无数信息碎片如同潮水般涌来——那是关于“身心稳定”的奥秘,是让精神如同磐石般抵御外界干扰的法门。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精神力原本如同风中残烛,此刻却在“临”字真言的滋养下,变得凝实如烛芯。
“主人!”灵溪的声音将他从幻境中唤醒。静室的监测仪发出了急促的警报,屏幕上显示林奇的脑电波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命体征却异常平稳。“您已经保持这个姿势三个小时了,精神力波动超过了安全阈值!”
林奇缓缓睁开眼,眼底残留着淡淡的金光。他从未感觉如此清明——以前源能修行中那些模糊的感知、难以掌控的细节,此刻都变得清晰可辨。他甚至能“看到”静室外九女的精神轮廓:灵溪的冷静如冰,楚瑶的灵动如风,苏绾的温润如水……
“九字真言,果然是神魂修行的秘术。”林奇拿起帛书,“临”字上的朱砂仿佛黯淡了一分,“它不是通过吸收能量变强,而是通过观想天地,让精神与宇宙法则共振,从而壮大灵魂。”
这一天,林奇推掉了所有事务,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九字真言的解读中。他发现每个字都对应着一种天地法则,一种精神境界:
“临”主“身心合一”,能稳固精神,抵御幻境;
“兵”主“意志如锋”,能强化决断力,破除犹豫;
“斗”主“坚韧不拔”,能在绝境中激发精神潜能;
……
最让他震惊的是最后一个“行”字,帛书上关于它的记载最为模糊,只留下“天地同游,神魂不灭”八个小字,却散发着让灵魂战栗的威压。
“这可能是解决末世最大隐患的关键。”林奇对灵溪说,“异能者和变异生物的力量越来越强,但精神力却跟不上,很多人因为无法承受能量冲击而崩溃。九字真言,或许能让我们掌控这种力量。”
他将“临”字的观想法则记录下来,用源能拓印在“记忆藤”的叶片上。这不是为了独占,而是要让这门秘术成为世界树的又一层保障——在这个不仅需要肉身强大,更需要精神坚韧的末世,神魂的修行,与源能、武道同样重要。
第二章:观想天地,魂光初显
世界树的静修室,比以往多了九盏特殊的“观想灯”。
灯盏由“星光草”的根茎雕刻而成,点燃时不会产生火焰,只会散发柔和的白光,光芒中漂浮着用源能模拟的星辰、江河、山川——这是林奇根据“九字真言”制作的辅助工具,能帮助修行者更快进入观想状态。
此刻,林奇正盘膝坐在中央的“静心石”上,双目微闭,口中无声地默念“临”字真言。他的意识沉入精神海,观想着天地初开的景象:混沌中分出清浊,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而他的精神就像天地间的一根支柱,稳固地连接着阴阳两极。
这种观想远比源能修行更耗费心神。起初,他的精神力如同受惊的鸟雀,在天地幻象中四处乱窜,根本无法稳定;当他强行凝聚精神时,又会被天地法则的磅礴力量反噬,头痛欲裂,仿佛灵魂要被撕裂。
“用‘三体式’的桩功稳住心神。”林奇想起了武道修行的要诀,尝试着让精神力保持“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状态。就像站桩时既要扎根大地,又要虚灵顶劲,观想天地时,既要让精神融入幻象,又要守住自身的“神”,不被天地同化。
这个过程如同在钢丝上行走。当他观想星辰运转时,精神力会被星辰的引力拉扯,变得涣散;当他观想江河奔腾时,精神又会被水流的狂暴带动,变得躁动。每一次偏离,都需要用“临”字真言的力量强行拉回,如同在狂风中稳住船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静室外,苏绾紧盯着精神力监测仪。屏幕上的曲线如同陡峭的山峰,不断在“凝聚”与“溃散”之间剧烈波动,代表精神力强度的数值则像蜗牛一样缓慢爬升——三天过去,林奇的精神力只增长了0.3个单位,还不到源能修行一天的十分之一。
“这样太危险了。”楚瑶看着林奇苍白的脸色,担忧地说,“刚才的精神力反噬,已经让他的神经末梢出现了轻微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