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在媒体见面会上的表现,很快便被各国媒体陆续报道出去,尤其是网络上很快便流出了视频。
当天下午,当陆羽走进酒店餐厅时,就发现许多同行投来复杂的目光,有的敬佩,有的羡慕,当然也有不满的。
于永刚早已在餐桌前等候,他面前摊开着厚厚一叠媒体评论汇总。
见陆羽过来,他连忙起身招呼陆羽入座。
“陆导,舆论反响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强烈,大部分评价都是正面的。”
“国内也已经有了很高的讨论度,相信会对《风声》的上映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他将材料递给陆羽,《好莱坞报道》的头版标题上写道:“华夏电影的成熟宣言:《风声》展现东方叙事新高度”。
评论里有这么一段:陆羽导演以精湛的技艺,将政治悬疑与人性探索完美结合,创造了本届电影节至今为止最令人难忘的观影体验。
《综艺》杂志则聚焦于演员的表现:两位女主角的化学反应堪称完美,让我们完全领略到了东方女性的独特魅力,两人都拥有影后级的实力。
配角的表现也同样出色,影片开头那位受刑的女演员如果不是因为戏份太少,也完全值得一座影后奖杯。
法国《电影手册》给出了四星半的高分评价(满分五星)。
杂志主编也是着名影评人卢瑟夫评价道:《风声》是一部视觉与智慧并重的杰作,我可以从中感受到导演对每一个镜头苛刻的要求。
影片中所有演员的表现也都令人印象深刻,两位女主角的表演更是堪称惊艳。
这是我近两年来看到的最精彩的电影,我们也许应该将更多目光投向东方了。
媒体的好评居多,然而并非所有评论都在为《风声》唱赞歌。
《费加罗报》的文化版主编撰文质疑:尽管影片的艺术成就值得肯定,但对历史的解读是否过于片面?
戛纳电影节是世界电影的舞台,政治色彩过于浓厚的影片,是否应该出现在这里?
这一观点代表了部分欧洲保守派媒体的立场,当然他们究竟是出于什么考虑就不得而知了。
更强烈的批评来自日本《产经新闻》:影片对历史的描述存在严重扭曲,它将复杂的历史简化为简单的善恶对立,这不是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第二天上午,《银幕》杂志发布的场刊评分中,《风声》以3.6分(满分4分)与《四月两周三天》并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