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年,十二月初一。
西山镇,新划出的“一号实验场”内,人声鼎沸,与凛冽的寒风形成了鲜明对比。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林枫披着厚重的毛呢大衣,俯瞰着下方热火朝天的景象。他的身旁,王铁柱、陈文渊、顾炎武以及格物院遴选的几名优秀学员肃然而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地中央那两条平行延伸、闪烁着冷硬金属光泽的“铁龙骨”之上。
“伯爷,万事俱备,只等您下令了!”王铁柱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一面红色的令旗。
林枫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既紧张又兴奋的工匠和士兵们,沉声道:“开始吧。”
王铁柱深吸一口气,猛地挥下令旗,用尽平生力气嘶吼:“启动——‘铁驽马’!”
“呜——!!!”
一声尖锐嘹亮、迥异于任何已知兽吼的汽笛声,如同沉睡巨龙的咆哮,骤然撕裂了冬日的天空!伴随着这声宣告新时代的嘶鸣,一股浓白的蒸汽从场地尽头的一个钢铁怪物头顶喷涌而出。
那是一个有着巨大驱动轮和复杂连杆结构的蒸汽机车头,它被工匠们敬畏地称为“铁驽马”。在无数道混杂着期待、恐惧与好奇的目光注视下,这台凝聚了西山最高工业成就的造物,锅炉内的压力攀升到了临界点。巨大的飞轮开始缓慢而坚定地转动,通过精密的曲轴连杆,将澎湃的动力传递给车轮。
“动了!动了!”人群中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
只见那沉重的“铁驽马”发出一阵尖啸的汽笛声,车身微微一颤,驱动轮在与铁轨的摩擦中发出刺耳的声响,随即,它开始动了!起初缓慢得如同蜗牛,但伴随着蒸汽有节奏的喷吐,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速度逐渐加快,坚定地沿着那两条笔直的铁轨,向前驶去!
车轮碾过钢轨接缝处,发出“哐当、哐当”富有韵律的声响,这声音听在众人耳中,比任何仙乐都更令人心潮澎湃。它拉动着后面三节满载着煤炭和石料的平板车厢,展示着远超任何骡马队的力量与耐力。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王铁柱这个铁打的汉子,此刻眼圈泛红,几乎要落下泪来。只有他知道,为了这“哐当”一声,他和工械营的工匠们熬了多少个日夜,经历了多少次失败。仅仅是达到让车轮既不脱轨又能顺畅转动的轮缘与轨距配合公差,就让他们几乎愁白了头。
林枫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他看得更远。这短短一里地的实验线路,只是一个开始。他转向身边一个年轻的格物院学员,问道:“数据记录如何?”
那学员激动地捧着笔记本,声音发颤:“回…回伯爷,均记录下来了!牵引力、耗煤量、速度变化……与‘知微’先生推演的数据,误差在百分之五以内!”
实验场外围。一些被允许远远观看的本地乡民和屯垦士兵,早已被惊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