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顺水道摸出来的旧账

第二视角重析箱体编号——断裂处隐藏的数字序列,拼合后竟是《周礼·职方氏》中记载的“九戎贡道”密文;

第三视角复听密谈音频——税吏提及“圭成之日,月照双阙”,时间节点赫然对应三个月后的冬至大典;

第四视角调用柳三更所授“心象术”口诀——空气中残留的金属气息,并非普通铜锡,而是掺入了西域特有的赤陨砂,此料唯皇室铸玺专用;

第五视角代入谢无咎思维——若要让伪符畅通无阻,必使其“瑕疵恰到好处”。

太完美则招疑,太粗糙则失效。

真正的杀招,不在形似,而在“神合”。

系统界面浮现出一行结论:

【置信度96.3%:本案系跨国伪符制造链,依托漕运网络,借贡道之名行颠覆之实。

核心目标:伪造外交信物,诱导边衅,策动内乱。】

沈观缓缓睁眼,眸光如刃。

他掏出随身携带的玉佩,轻轻贴在桌面。

昨夜它曾微微发烫,如今却恢复平静。

可他知道,这枚母亲遗物,与那夜乱葬岗上的命运共振一样,绝非巧合。

或许,当年那场火灾烧毁的不只是宅院,还有某个庞大计划的开端。

而现在,轮到他执笔续写了。

他提起笔,在随行笔记末页写下一行小字:“孟津验模,伪符现形。溯流而上,根在宫墙。”

随即合上册子,唤来店家结账。

“客官不再歇一日?”老板笑着问。

“不了。”沈观淡淡道,“京中有旧账未清,该回去了。”

他的身影消失在晨光之中,无人知晓,这位看似落魄的账房先生,已在心中绘就一张横跨南北的情报图谱。

而风暴的种子,已然埋下。

沈观返京的马车在官道上疾驰,车轮碾过枯叶与碎石,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

他靠在车厢一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温润的玉佩,目光透过帘隙望向远处渐暗的天际。

暮色如潮水般漫上山脊,仿佛要将整座大渊王朝的秘密一并吞没。

途中驿站歇脚时,他取出随身携带的密信匣,以指腹按压三下底部暗扣,一道细若游丝的金粉从夹层飘出,在灯下映出一个微小却清晰的“修”字——这是他与陆明修之间独有的联络标记。

信中仅一行墨迹未干的小楷:“登州贡单,三年内凡涉‘圭’‘璧’‘琮’者,尽录副本,尤察重复编号。”他知道,陆明修虽胆小谨慎,却是少数仍愿在纸堆里守护真相的人。

这一招棋,未必能立刻破局,但必能搅动暗流。

翌日清晨,沈观踏入大理寺侧门,避开了主廊上那些惯会冷嘲热讽的同僚。

他径直走向霍九章掌管的旧档库。

这位老典狱素来铁面无私,对卷宗管理近乎偏执,传闻他曾因一名评事误翻机密案卷,亲手将其杖责二十,逐出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