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华夏城的码头上。数十艘商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桅杆如林,帆布在风中猎猎作响。码头工人扛着沉甸甸的货箱,吆喝着号子往来穿梭,将一箱箱丝绸、瓷器、农具搬上船。空气中弥漫着桐油、丝绸和新木的混合气味,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忙碌。
天宇站在码头的了望塔上,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自《休战协议》签订后,与殖民政府的贸易谈判就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如今终于尘埃落定,迎来了首次正式通商的日子。
“城主,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启航了。”王贵走上了望塔,抱拳禀报。他穿着一身利落的短打,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这次贸易,他被任命为商队总管,负责带队前往殖民据点。
天宇点点头,目光落在为首的那艘最大的商船上,船上满载着华夏城最好的丝绸和瓷器,还有数百件新式农具——那是铁匠铺的工匠们连夜赶制的,在传统农具的基础上做了改良,更轻便,也更耐用。
“此行务必小心。”天宇叮嘱道,“殖民据点情况复杂,既要遵守协议,也要守住底线。西药和火器按清单换取即可,不必强求。若遇到刁难,不必硬拼,安全回来最重要。”
“请城主放心!”王贵拍着胸脯保证,“属下带了五十名护卫,都是精锐,定不辱使命!”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子,商船缓缓驶离码头,向着殖民据点的方向进发。码头上的人群挥手送别,欢呼声、祝福声此起彼伏。天宇站在了望塔上,一直看着船队变成远方的黑点,才转身下塔。
他知道,这次贸易不仅仅是交换物资那么简单。这是华夏城第一次主动走出封闭,接触外部世界的先进技术,也是一次试探——试探殖民政府的诚意,试探双方和平共处的可能性。
半个月后,王贵的商队回来了。
船队比出发时多了几艘小船,显然是在途中收购的。码头立刻围满了人,好奇地想知道这次贸易的结果。
王贵刚一踏上码头,就被簇拥着来到天宇面前,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激动:“城主!成了!这次贸易太成功了!”
他一边说,一边指挥着船员卸货。一箱箱西药被抬下船,包装上印着复杂的文字和图案;几门崭新的火器被小心翼翼地搬下来,黑黝黝的枪口透着冷冽的光;还有几箱书籍和图纸,封面上全是外文。
“殖民据点的总督对咱们的丝绸和瓷器赞不绝口,说要作为贡品献给他们的国王。”王贵兴奋地汇报,“他们的总督还说,以后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贸易,咱们的农具太受欢迎了,很多农场主都抢着要,还说要订购一大批!”
天宇走到一箱西药前,拿起一瓶标着“盘尼西林”的药瓶,瓶身上的说明他看不懂,但王贵告诉他,这是能治重伤和感染的“神药”。他小心翼翼地放回箱子里,对身边的医官说:“妥善保管,仔细研究用法。”
医官连连点头,捧着药箱如获至宝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