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通讯兵跑步冲进来:“报告!南京紧急空运的物资和人员已抵达机场!邵工他们也到了!”
“快!快请进来!”司令员大声道。
邵工父子带着几个恒温保管箱,风尘仆仆却眼神灼灼地冲进洞库。
没有寒暄,立刻在赵四的指引下,打开经过改造、散热得到保障的雷达机柜,将那些精心改良的抗毒化阴极管芯,小心翼翼地替换下已经发黑报废的旧管芯。
最后的调试完成。再次启动整机。
雷达屏幕上的雪花噪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减少,微弱的目标信号变得清晰、稳定,探测距离数据在显示屏上节节攀升,最终稳稳地超过了过去的最佳历史记录!
长时间全功率考核测试开始。数个小时过去,性能曲线没有丝毫波动,稳得让人心醉。
“成功了…完全成功了!性能还有提升!”基地的首席工程师看着最终测试报告,声音哽咽,激动得难以自持。
司令员长长地、彻底地舒了一口气,用力拍着赵四的肩膀,又紧紧握住邵工满是老茧的手:“谢谢!太感谢了!你们保住了国家的重要眼睛!这份功劳,我亲自为你们上报!”
惊天危机,终告解除。
数日后,北京,部委大楼。气氛与之前离去时截然不同。虽然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眉宇间是掩不住的欣慰与昂扬。
部里召开了高级别的专项通报会。张副局长亲自主持,他在会上详细听取了领导小组的汇报,当听到赵四立军令状、带队攻坚、最终圆满解决问题的过程时,他面色复杂,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他拿起话筒,一改往日的保守口吻,高度赞扬了应急处理小组,特别点名表扬了赵四:“赵明同志,在此次关乎国防安全的重大危机面前,展现了卓越的技术洞察力、无畏的责任担当和非凡的攻坚能力!”
“其提出的应急方案和技术手段,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且极具创新性的!为我们解决此类复杂系统故障,树立了典范!”
会场响起热烈掌声。坐在角落的马工等人,脸色灰白,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再也发不出任何异议的声音。
通报表扬、内部嘉奖的决议迅速传达。革新办为此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功座谈会。物资紧张,桌上仅仅摆着茶水,气氛缺轻松热烈。同事们纷纷向赵四表示祝贺,周主任更是笑容满面。
然而,当周主任让赵四讲几句时,他站起身,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反而带着一种沉静的凝重。
“谢谢主任,谢谢大家。”他的声音平静却有力,压下了会场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