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改祖宗之法,就要尽量先把阻碍清除,至于朝臣翻不起多大浪。
一群没有兵权,也没有召集力的文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在崇祯看来,压根就不存在什么文官集团,没有兵权他们就翻不了天。
再把藩王一解决,连号召之力都没有了,唯一担心的就是地方官。
这些官员远离朝廷中枢,皇帝的圣旨到了下面,很快就会被他们恶意曲解。
然后,蛊惑不明事理的百姓借机生事,真要生事了镇压起来的话,最后受伤的还是百姓。
这是崇祯不愿意看到的,在着手改制之前还得,搞一套舆论宣传工具。
可以试着运行看看,完全可以甩到惠民局去做,招募那些落榜生或屡试不第者。
崇祯起草小作文,然后交给这些人去润色,再同步向百姓发售或宣读。
把握住民间的舆论场,地方官想闹事都无人相信,但惠民局在此之前只以算民间商户。
真要将之公之于众,说惠民局是朝廷的,恐怕无数人都会涌向惠民局取银子。
大范围的恶意挤兑,不是现在这个脆弱的朝廷,所能承受得起的风险。
因为朝廷在金钱方面的信誉,可以说是基本等于零,远不如民间富商信誉来得高。
暂不大范围动民间‘折色’,可以先从官员俸禄着手,这不是马上要发每年的俸禄了嘛!
念及于此崇祯询问道:“程爱卿,今年能结清官员俸禄吗?朕是指不折色的情况下。”
程国祥稍儿盘算后道:“回陛下,去年户部用于俸禄的银两,约在一千三百万两左右。”
“其中,文官共计四百四十余万两,武官共计三百五十余万两,宗室则占五百余万两。”
“折钞大概折了十三万两,其实折钞比例并不太多,省的这些银子只不过是聊胜于无!”
这种发俸禄的事,一直是户部在处理的,崇祯很少去过问此事。
今日既然问起来了,索性就问个明白,崇祯再次道:“你们户部,今年发过俸禄吗?”
程国祥点点头拱手道:“陛下,今夏与建奴在松州打了一场,军饷与抚恤拨付不少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