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暗流涌动的正旦大朝

(注:本章礼仪查询至《大明会典?卷四十四》,另求个五星好评)

很快,时间来到正月初一,今天是崇祯十二年的正月初一。

也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正旦朝会,正旦朝会之时。

只要身在京师的,大小官员、各级勋贵、公主驸马、郡主仪宾,全都要一同前往朝贺。

午门外,文武则分为两边,中间的大门则是空着,这个门只能皇帝走。

寅时初刻(3点30),鸿胪寺官员正对照《大明会典》,行走于各队列中。

查看文武各级官员,是否站对了位置,有些不常上朝的低级官员,确实会有搞错的情况。

除去丁忧和守城的轮值者,但凡有品级者,都需要一同前往,不得例外。

寅(yín)时三刻(早上4点45分),所有人员按照品级,依次在午门前排好了队。

明朝对于出入宫闱,是有严格限制的,亲王、郡王由正门东侧门入,公侯伯由西侧门入。

一品文官走东掖门,一品武官走西掖门,二品以下文官走东阙门,二品以下武官走西阙门。

此时,需要两人搀扶,方能行走的福王,则是姗姗来迟。

走到中门前时,也不知道是否真走不动了,还是有意试探皇帝底线。

其故意停留在了中门处,虽然时间很短,但这已是严重僭越。

但到了崇祯朝的官员,像是见惯了这种僭越行为般,并未予以理会。

在此值守的李若琏,却看得眉头直皱,但他也并未表达什么,只是将此行为记了下来。

本来正旦朝会,是需在皇极殿举行,但崇祯朝大家都了解,那是出了名的穷。

所以崇祯便安排在了,奉天门前广场上,与平时上朝的地方一致。

崇祯就是想让这些,穷奢极欲的藩王,也体验下平日里,他皇帝上朝时的艰辛。

还好老天赏脸,今日并未有大的风雪,不然就算这些王公大臣,舌下含着参片也顶不住。

卯时初刻(早上5点),崇祯准时出现在奉天门处,准备升座受贺。

这一套复杂的流程,要不是王承恩帮忙,现在的崇祯,还真有可能记不住。

如果时间到晚了,没在卯时初刻到奉天门,皇帝是要下罪己诏的。

由于国库空虚,将原有的乐舞、百戏等环节,全部给削减了。

仅保留众臣朝贺、献表、赐宴,且赐宴都降档成,赐茶饼一盒,由此可见崇祯朝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