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成立医学所

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着,崇祯看着每日汇报来的奏折,心下也是安定了不少。

鼠疫不说完全不可能发生,就算有发生,那也是小规模爆发,不至于再死二十多万百姓。

经过这几日防疫,崇祯意识到现阶段,最需要的是成规模的大夫。

明末这个时期,由于极端天气和战乱,从而引发全国,大部分地区瘟疫频发。

而对瘟疫有较为全面认知的,现阶段崇祯能想到的,只有吴有性(字又可)和喻昌。

只是不知道,这个时期的喻昌(字嘉言),是否已经接触到了医术。

吴有性此时在江苏,苏府辖区行医(江苏苏州),喻昌则是,有很高的医学天赋。

虽然他之前习儒,但考中秀才后,屡试不第遂改行医。

想到喻昌屡试不第后改学医,崇祯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想到一个人。

这人在后世很出名,他在宋神宗时期,都还不怎么出名。

他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有多大贡献,而是因为悲情又搞笑,此人正是杨一笑。

他的墓志铭是如此写的:初从文,三年不中;改习武,校场发一矢,中鼓吏,逐之出;

又从商,一遇骗,二遇盗,三遇匪;遂躬耕,一岁大旱,一岁大涝,一岁飞蝗;

乃学医,有所成,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喻昌跟他比,还只是屡试不第,后改学医比较相似。

忍着笑意想到此处,崇祯命王承恩去传李若琏,少时,李若琏来到东?阁。

躬身拱手觐见道:“陛下,臣李若琏奉旨觐见,圣躬安!”

崇祯点点头道:“朕安!平身吧。”

李若琏起身后询问道:“陛下,不知您找臣来,所为何事?”

崇祯抬手指向前面凳子道:“李卿,你先坐下吧!朕,叫你来是想让你派人。”

“去江苏苏州府辖区,接一个叫吴有性的人进京,当地人可能称他为吴又可大夫。”

“无论如何,都要保证他的安全,这个人对大明很重要,绝不允许出现任何闪失!”

李若琏起身躬身道:“陛下,臣遵旨!就算是死也会全须全尾的,将吴有性带回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