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作停顿后,崇祯对选择回去之人道:“回原籍后,需去当地县衙登记。”
“尽可能多的开荒土地,不得少于十亩,用来种植粮食。”
“如果一年之期满,朕未收到当地县衙文书,你们会被抓回来关去大牢。”
“如若胆敢落草为寇、为祸乡里,朕会不惜出动锦衣卫,把你们抓来凌迟处死。”
这么做也是不想这帮人,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要知道一群当过兵,还精力旺盛的大老爷们,如不加以约束,是很容易出乱子的。
虽然锦衣卫大不如前,用来吓唬认知不高的人,还是完全够的。
这些选择回去之人,听说如果在乡里犯事,会被锦衣卫抓回来,也是连声称不敢!
此时有带头的什长,双膝跪地道:“草民,谢陛下不杀之恩!谢陛下再造之恩!”
“草民回家后,定当努力开荒,种出来的粮食,除去家里人的口粮。”
“余者皆上交给陛下,请陛下充作军粮,望陛下恩准!”
见他们如此说,崇祯也开怀一笑道:“很好,看来你们也是知恩图报之人!”
“这条朕准了,另外朕会有圣旨,你们返回原籍就会通报县衙。”
“如若有人胆敢,动你们开荒出来的土地,无需路引,尽管进京来告诉朕!”
不得不说,这些回家的战士里,也有聪明之人。
他们也看到了,如今大明的土地兼并问题,只是他们不明白,什么叫土地兼并。
只知道当地的士绅,不会让他们安心种田。
而把土地跟皇帝绑在一起,不要说士绅,恐怕当地的亲王。
对他们的土地都不敢有非分之想,毕竟,崇祯现在还是大明共主。
哪怕,现在大明朝日薄西山,也没人敢轻易忤逆皇帝。
在明朝一亩中等田,粮食亩产能达到四石左右。
当然!新开荒的土地,估计只有三石或更少,将近七百人回家,最少是七千亩。
每年只算一季,且只上交两石,都有一万四千石粮食了。
崇祯可是立志,要把种田大业发展壮大的,现在的大明朝一穷二白。
要银子没有、要粮食也没有,再不想办法搞点银子、粮食,离去煤山上吊也没几年了。
处理完汉军镶黄旗,现在轮到辽东汉民组成的签军,和蒙古正白旗了。
两者是很好区分的,这么冷的天气,仅穿着单衣的是汉人签军。
身着皮甲和动物皮毛,做成的袄子者,是蒙古正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