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别的将领那里,记录军功时,大多都是两人合计一番。
多报一些,好处都是大家拿一点,凭什么你就不言不发?装高冷啊!哼……。
前线主将不同意谎报军功,记功官是万万不敢乱报的。
众所周知,趋利可以共谋,避祸只需替罪就行。
见记功官还站在原地未动,孙传庭眉头一皱道:“不知阁下,可还有什么事情吗?”
记功官也是听出了,孙传庭语气中的不耐,也没有说什么,拱手就下去了。
其实孙传庭是知道,军队有谎报军功的,但他并不屑于用,如此肮脏的手段。
拿起桌案上一封折子,开始上报军功,这些都是关乎将士们,能领多少赏赐的关键证据。
军功统计是记功官、武选清史司,战场最高军事长官各一份。
兵部核对三张折子后转呈内阁,内阁核对完后由皇帝批红。
本来层层筛选,就是为了避免谎报军功,奈何明朝后期,从上到下全在贪污。
孙传庭朝身旁的亲卫道:“你去将周遇吉、黄得功两位将军请过来。”
“你就说本督,找他们有事相商。”亲卫领命转身而去。
由于大战,如今这府衙临时改成了帅府,方便孙传庭做出全军调度。
为了避嫌,大多时候都是在城墙上,很少来这府衙。
今天是要写折子才来这里,毕竟没有人打仗,还带着文房四宝。
少顷,周遇吉、黄得功并肩而来。
进来后两人同时单膝跪地道:“不知大帅,唤末将来所为何事?”
孙传庭将折子递给两人后笑道:“两位将军快快请起,也没有什么重要事情。”
“本帅写了个,请功的折子,两位将军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周遇吉接过来折子,认真阅读完后递给了黄得功。
黄得功看后,又将折子递交给孙传庭。
并示意周遇吉先说,后者会意道:“大帅这军功折子,末将认为大体没问题。”
“只是,有一点末将不甚明白,咱们杀死了岳托,为何不写进折子里?”
要知道一个贝勒,是可以拿到银质勋章的,光岳托一人,就可以让孙传庭获封公爵。
孙传庭点点头道:“本帅自然知道,岳托可能死了,但他的尸首,被多尔衮抢走了。”
“本帅也是苦于,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这军功怕是不能乱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