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点着了,片刻后也能自行熄灭。这样一艘战舰在海战中,崇祯不知道要如何击沉。
崇祯很是满意的频频头,接着问道:“如这般大小的战舰,龙江船厂多久能生产一艘?”
卢卡斯犹豫道:“陛下,据臣所了解,如今的龙江船厂大不如前。”
“臣已经找遍了南京,及周边沿海地区,把所有造船木匠找来了,也才凑到千余木匠。”
“加上铁力木硬度太高,想将其加工至正常使用极难,这样船半年才能做一艘!”
崇祯又看了看士兵住所,里面有木制双层船,上层床都快挨着顶了。
又去了第四层,也就是水线上第一层,这里是架设重炮的地方,两边各三十门炮架。
只是火炮暂未装备,上到第五层也是一样,两侧各三十门重炮位置。
桅杆采用的是双软帆,一共有三根竖桅,船头船尾各一张三角帆,可调节角度的斜桅。
主要用于对准各种风向,这也是战舰调头所用船帆,相较于福船的硬帆。
这种软帆航速更快,更适合远洋航行跨海征战。当然,得益于其庞大的船身。
这艘船运货能力也不低,崇祯询问道:“这艘船长宽多少?载重几千料你清楚吗?”
卢卡斯解释道:“陛下,蒯应昌大匠给臣说过了,好像是能装三千料。”
“长二十五丈、宽五丈,比布劳克文号载重多一半,因此火炮数也能装更多。”
如今可没有吨这个概念,崇祯还需要自己换算,三千料差不多等于,1500立方米空间。
淡水、火炮、实心炮弹等,密度都接近或超过水,大致换算下来的话。
这艘战舰满载排水量,大概是在三千吨左右,然而这比郑和宝船还小了一半。
当然,郑和宝船六千余吨满载排水量,已经代表同时期地球上,造船工业的巅峰了!
念及于此,崇祯皱眉问道:“这样一艘船,造价大概多少两银子?”
卢卡斯掰着手指头,算了半晌才道:“回陛下,单以此艘战舰算来,需银五万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