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棉兰的苏门答腊雨林腹地,雨季的山洪顺着巴里桑山脉沟壑奔涌,浑浊泥水裹着断木藤蔓冲垮缓冲带,凡星设备半陷河谷泥泞,外壳被树枝砸出浅坑、爬满地衣,屏幕亮着“山洪冲击+高湿短路”双红灯。陈凡穿防刺雨林靴刚从苏门答腊虎“闪电”(编号T-09)观测点下来,裤腿沾着竹节草汁液,对讲机里周凯的声音混着雨声与虎啸余韵发颤:“陈总!设备全停了!4台被山洪冲歪底座,2台高湿烧了传感器,苏门答腊绿能还在巴塔克族村落喊,说设备漏液污染多巴湖支流,噪音吓走‘闪电’,首领拉赫曼要拆设备,说触怒了‘森林之王’!”
赶到打巴奴里社区时,场面焦灼——五台设备歪在河谷边,投口被落叶水草堵死,技术人员用防水布遮挡却不敢挪动;几十米外,绿能CEO阿卜杜勒举着“污染水样瓶”和“空虎穴照片”,用印尼语、巴塔克语、英语嘶吼:“这河水被毒液染黑!‘闪电’的虎穴空了!凡星偷拍祭祀卖钱,根本不管《苏门答腊雨林保护公约》!就是来骗援助的!”
人群里,巴塔克族首领拉赫曼握牛角图腾杖(刻虎纹)眉头紧锁——苏门答腊虎是“森林之王”,多巴湖支流是“生命之源”,若设备造孽,需杀黑牛举行三天“净化仪式”;虎类研究员索菲亚红着眼眶举GPS记录:“‘闪电’是全球仅存400只的濒危虎,再惊走它,繁殖季观察就全毁了!”华裔橡胶园主李伟攥着采收单,刚用积分换50套防火设备,怕“污染”砸了“可持续认证”招牌,把设备箱紧抵木屋。阿卜杜勒见状更嚣张,往支流倒黑褐色棕榈油废料(假装漏液),雇人用鞭炮赶虎崽,还挖断虎类迁徙小径(伪造设备阻断栖息地)。
陈凡一眼看穿猫腻:阿卜杜勒的“检测报告”无印尼SNI认证,“污染水样”是棕榈油厂废料,“空虎穴”是“闪电”追鹿群临时转移;凡星早加“苏门答腊雨林防护系统”——底座可折叠浮力舱(山洪时升高60厘米防淹)、外壳喷纳米防湿腐涂层(耐98%湿度+防地衣),还预设“虎类静音触发”(红外检测到虎类,噪音瞬降10分贝,低于雨林虫鸣)!上周中标时,苏门答腊绿能就因技术不过关落选,如今借生态焦虑与部落信仰搞事。他激活顶级管理权限,解决方案落地:
技术破局
1. 苏门答腊山洪虎类保护模块:
- 底座:可折叠浮力舱(承重600kg防倾覆,底部铺防滑树皮,不破坏虎类足迹)+1.5米宽“虎类迁徙通道”(对齐“闪电”族群小径,铺枯叶模拟自然环境);
- 外壳:纳米防湿腐防砸涂层(耐树枝撞击,划痕自修复,半年无需清理);
- 核心:双路备份供电(主电源+雨林太阳能板,山洪时自动切换,断电概率<0.01%);
- 生物友好:顶部留60cm×80cm“虎类休憩平台”(铺苔藓枯叶,模拟虎穴环境),侧面装低功耗红外相机(监测虎类行为不干扰捕猎);
- 文化适配:机身刻巴塔克族“森林之王”虎图腾,祭祀时段显传统几何纹,噪音≤8分贝(低于祭祀鼓点);
- 界面:印尼语、巴塔克语、英语、中文(覆盖多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