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脉的秋风吹过,卷起地上金黄的落叶,也吹散了笼罩在根据地多日的战争阴霾。站在山巅的巨石上,张大山放下望远镜,深邃的目光仿佛要穿透远方的群山。他身后,赵纲和李铮并肩而立,三人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又藏着几分期待。
"整整一个月了。"张大山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像是被硝烟淬炼过的钢铁,"这一个月来,咱们的游击小队没少给鬼子找麻烦。据各营上报,日军伤亡已经超过八百人,粮食和弹药快耗光了,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赵纲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份被反复翻阅的统计报表:"没错,从咱们截获的日军电报来看,坂田信哲已经三次向华北方面军请求补给,但他们的补给线被咱们掐得死死的,根本送不进来。昨天二营的侦察兵发现,前线的鬼子已经开始宰杀运输用的骡马充饥了。"
李铮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日军据点,补充道:"还有个好消息,咱们分散隐藏的武器和弹药都已经集中得差不多了。吴博文和孙师傅带领工人们,这几天没日没夜地维修武器,现在能正常使用的步枪有三百多支,轻机枪二十挺,还有那十门改进后的轻量化迫击炮,弹药也准备充足了。"
张大山猛地转过身,眼神如炬,扫过两人:"这么说,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赵纲和李铮不约而同地挺直腰板,异口同声应道:"是!团长!"
"好!"张大山一拳砸在巨石上,震得几块碎石沿着山崖滚落,"立刻通知各营营长,一个小时后在团部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反击任务!李铮,你回去继续组织人手,把所有武器和弹药都运到前线集结点,确保每个战士都能拿到趁手的家伙!"
"放心吧团长!"李铮用力点头,转身快步下山,脚步声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
此时的军工作坊临时集结点,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几十名工人和战士围着一堆堆武器忙碌着,金属碰撞声、工具敲击声、人员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奏响战前的序曲。
"王小柱,你带领几个人,把那二十挺轻机枪都检查一遍,特别是枪机和供弹装置,绝不能出半点差错!"李铮一边快步行走一边下令,目光扫过每一处工作区域。
"好嘞!李队长,保证完成任务!"王小柱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立刻招呼几个人走向整齐排列的轻机枪。他们小心翼翼地拆开机匣,用沾了枪油的布条仔细擦拭每一个零件,再熟练地组装回去。阳光下,乌黑的枪管泛着冷冽的光芒。
刘姐正蹲在地上,给迫击炮炮弹做最后的检查。她拿起一枚炮弹,用粗糙却稳定的手指轻轻转动,仔细查看引信的状态,又凑到耳边晃了晃,确认装药没有结块后,才小心翼翼地放进铺着干草的弹药箱。"李队长,迫击炮炮弹都检查好了,每一枚都能正常使用!"
"辛苦你了刘姐!"李铮蹲下身,随手拿起一枚炮弹掂了掂,"等反击胜利了,给你记头功!"
刘姐脸一红,摆了摆手:"我就是做了点该做的事,功不功的无所谓,只要能把鬼子打跑就行!"她说着,又埋头继续检查下一枚炮弹,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