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这看似随意的一句话,简直是戳中了墨家的心窝子

他们墨家对这类问题自然关心。

来到西区,只见一段约一人高的水泥墙立在那里,墙面果然布满了细密的龟裂痕迹。

一个满脸愁容的老匠人正围着墙打转。

“怎么回事?水泥标号不对?还是拌合不均匀?或者养护时浇水不及时,被太阳晒狠了?”顾念一上前摸了摸裂缝,一连串专业问题就抛了出去。

王匠头苦着脸:“回大人,标号、拌合都是按您给的规程办的,浇水也还算及时,就是前两日正午日头太毒,虽然盖了草席,可能还是……唉,是小老儿疏忽了。”

顾念一检查了一下,又敲了敲墙面,松了口气:

“还好,看样子只是表面收缩裂缝,深度不大,主体结构应该没问题。这样,把开裂的表层凿掉,用更高标号的水泥砂浆仔细抹平,后续养护一定要跟上,早晚浇水,草席覆盖严实点。以后遇到这种大晴天,可以考虑在水泥初凝后覆盖湿麻布,保持湿润。”

“是是是,小老儿记下了!”王匠头连忙答应。

旁边墨家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一个弟子忍不住问:“顾大人,何为‘标号’?‘初凝’又是何意?”

顾念一这才想起还有一群“专业人士”在旁听,便耐心解释:

“标号嘛,简单说就是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同用途用不同标号。初凝就是水泥刚开始变硬的那个时间点……”她又把水泥的基本特性、水化反应原理、养护的重要性等大致说了一遍。

墨家弟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提出各种问题:

“如此说来,这水泥之坚,并非天成,乃与水相合后,‘生长’所致?”

“养护如同育苗,不得使其过早干涸?”

“不同‘标号’,是否如同铸剑之不同火候、铜锡比例?”

现场顿时变成了一个小型技术讨论会。

墨家众人围着那段有问题的墙和顾念一,讨论得热火朝天,甚至有人已经开始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计算着什么。

相里勤看着弟子们与顾念一毫无障碍地交流,看着他们因为接触到全新知识而兴奋发光的脸庞,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和观望彻底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