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混沌一号与算符零食》

门外的脚步声如同密集的鼓点,越来越近,还夹杂着周老太中气十足的吆喝和几位老教授略显兴奋的议论声。

“快!老张老李!就在前面!让你们开开眼,什么叫跨时代的计算架构!”周老太的声音充满了发现新大陆的自豪感,仿佛这实验室是她一手打造的。

李云霄头皮发麻,手忙脚乱地把桌上几张画了一半的聚灵阵符纸扫进抽屉,又把一块还没来得及刻完的清凉符玉胚踢到桌子底下。他环顾四周,唯一看起来稍微有点“高科技”含量的,就是那台刚刚被他强行续命、此刻正发出拖拉机般轰鸣噪音的旧主机——“混沌一号”。

“胖子!顶住!”李云霄对门口吓得脸色发白的陈小胖低吼一声,自己则一个箭步冲到“混沌一号”前面,深吸一口气,双手飞快地掐了几个基础法诀,将一丝微弱的灵力注入其中。

“清凉符·超频加持!静音结界·聊胜于无版!”

一层几乎看不见的微光笼罩了嗡嗡作响的主机箱,那巨大的噪音瞬间降低到了勉强可以忍受的嗡嗡声,机器侧面一个被李云霄临时凿开用来散热的孔洞里,吹出的风也带上了一丝凉意。至少…不会把人直接吵走了。

几乎是同时,实验室的门被“砰”地一声推开,周老太一马当先冲了进来,身后跟着三位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老教授,个个眼神灼热,如同发现了新玩具的孩子。

“李同学!我们来了!快!给几位教授展示一下你的‘混沌计算单元’!”周老太迫不及待地喊道,目光在实验室里扫过,看到那虽然陈旧但还算整洁的环境,满意地点点头,“嗯,不错不错,虽然简陋了点,但很有科研氛围!”

那三位老教授则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目光很快就被那台嗡嗡作响、机箱盖还开着、露出里面乱七八糟线缆和一块贴着歪歪扭扭“混沌一号”标签的旧主机吸引了。

“呃…周老师,各位教授好。”李云霄硬着头皮上前打招呼,身体不着痕迹地挡在主机前,“正在进行初步调试,环境比较乱,见笑了。”

一位瘦高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张教授推了推眼镜,疑惑地问:“周姐,你说的高性能计算单元…就是这台…看起来像是从九十年代博物馆里搬来的机器?”语气充满了怀疑。

另一位矮胖的李教授凑近了些,看着主机内部那布满灰尘的老旧电容和电阻,喃喃道:“这散热方式…有点奇特啊,没看到风扇,这凉风是哪来的?物理定律似乎…”

周老太立刻打断他:“哎!老李!这就是关键!创新!知道吗?李同学,快,给他们演示一下!跑个…跑个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一百万位!”她大手一挥,出了一个自以为很简单的主意。

李云霄嘴角一抽。用这老古董算一百万位圆周率?算到明天早上都算不完!而且绝对会当场冒烟给你看!

他急中生智,连忙道:“周老师,各位教授,‘混沌一号’的强项不在于这种纯粹的数值计算,而在于处理非线性的、模糊的、蕴含混沌特征的数据流。比如…比如预测复杂系统的短期行为模式!”

他一边胡说八道,一边飞快地给王富贵意念下达指令:“胖子!快!随便找一段校园网流量数据或者天气预报数据,弄点看起来花里胡哨的波动图表,投影到那边那个旧显示器上!再模拟一个进度条!要慢!要看起来很高深!”

“吸溜!收到!正在截取食堂餐券实时兑换数据…生成混沌波形图…注入随机噪声…进度条模拟开始…1%...2%...这速度行吗大佬?”

“再慢点!每分钟涨不超过百分之二!”

“好嘞!”

只见旁边那台同样老旧、屏幕还有点闪烁的显示器上,突然亮起,出现了一幅不断波动、色彩斑斓的曲线图,旁边还有一个缓慢蠕动的进度条和一堆完全看不懂的、被王富贵胡乱编造出来的参数指标。

“各位请看,”李云霄一脸严肃地指着屏幕,“这就是‘混沌一号’正在实时解析的校园…呃…某个复杂系统的动态数据流。它正在建立预测模型,寻找其中的‘吸引子’和‘奇异点’。”

几位老教授顿时被那看起来极为复杂的图表和不明觉厉的术语唬住了,纷纷凑到屏幕前,眯着眼睛仔细研究。

“嗯…这个波动模式…似乎确实有别于传统傅里叶变换…”张教授摸着下巴。

“这个参数设定很新颖啊…混沌熵值?是什么意思?”李教授好奇地问。

周老太更是与有荣焉,得意道:“看吧!我就说李同学是天才!这算法,这架构,闻所未闻!”

李云霄背后冷汗直冒,只能继续胡诌:“混沌熵值是基于非线性动力学和香农信息论的一个综合指标,主要用于衡量系统的不确定性阈值…”

他一边用前世偶尔听门下弟子讨论阵法时听来的名词瞎编,一边偷偷观察几位教授的反应。幸好这几位都是理论数学出身,对计算机硬件和具体工程实现并不太精通,暂时被他唬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那位年纪最大、眉头紧锁的王教授,忽然指着主机内部一块被李云霄用清凉符覆盖的芯片,疑惑道:“咦?那个散热片上…刻的是什么?看起来不像电路,倒像是…某种花纹?”

李云霄心里咯噔一下!坏了!那是他随手画上去用来增强清凉符效果的简易符文!被发现了!

周老太也凑过去看:“哪呢?我看看…哎?这花纹…这结构…这对称性…妙啊!莫非这是一种新型的散热鳍片拓扑结构?蕴含着分形几何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