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能源整合:多元供暖的实现

滴——

屏幕上的星图还在闪,陈浩盯着那颗偏移的恒星标记,眉头拧成一团。

“这位置不对。”他指着投影,“昨天晚上我还能说是我看花眼,但现在数据刷新三遍了,它还是歪的。”

娜娜站在主控台前,手指划过虚拟界面。“坐标偏差0.7度。在原始星图中属于显着误差。”

“他们两千年前刻的东西,能准到小数点后三位?”陈浩靠在椅子上,“可偏偏这一处错了?”

“不排除人为调整可能。”她说,“旧世界常使用隐写技术传递信息,比如将真实坐标藏在视觉错觉里。”

“所以这不是地图,是谜题?”他坐直了些,“那解法呢?总不能让我们背圆周率吧。”

“试试地磁校准。”他突然说,“记得科研站那份废档吗?提到过‘基准点网络’,用废弃燃料站做地理锚定。咱们之前挖出来的那个铁皮屋,底下不是有块磁化钢板吗?”

“已调取资料。”娜娜快速翻阅数据,“该站点曾为旧世界区域供暖系统提供能源调度支持,其地磁特征与当前基地位置高度吻合。”

“那就对了。”陈浩拍桌,“拿它当原点,重新套星图。”

系统开始运算,进度条缓慢爬升。几秒后,三处光点同时亮起。

“匹配成功。”她说,“三个能量节点:一处位于东南裂谷带,地下热流活跃;第二处在西坡高地,全年日照时长超过四千小时;第三处……正是我们脚下的废弃燃料站遗址。”

“合着人家早就规划好了?”他咧嘴,“太阳、地热、燃料,三位一体,咱这是住进风水宝地了。”

“不是风水。”她说,“是工程选址逻辑。”

“都一样。”他摆手,“关键是——能不能用?”

“现有供暖系统依赖燃料锅炉,效率低且耗材多。太阳能集热器仅用于生活热水,地热管道因年久失修无法稳定供压。”她调出管网图,“三者独立运行,无协同机制。”

“那就把它们串起来。”陈浩站起来,一瘸一拐走向设备柜,“搞个总开关,谁热用谁,不够再烧煤。”

“技术难点在于协议不兼容。”她跟过去,“控制系统语言不同,信号延迟高,容易冲突。”

“你不有知识库吗?”他翻出一堆旧仪表,“你负责写程序,我来改硬件。反正阀门我也拆过八百回了。”

他蹲在地上,拧开一个锈死的接头,嘴里哼着跑调的歌。娜娜递来一把扳手,他接过时手抖了一下,脚踝传来一阵刺痛。

“伤还没好。”她说。

“疼说明还活着。”他咧嘴,“死人不疼。”

两人忙了一上午。娜娜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整个管网并网过程,找出七个瓶颈节点。陈浩则用报废的压力表和电线拼出一套简易监控装置,装在地下管廊的关键阀门旁。

“白天太阳足的时候,优先走太阳能加热循环水箱。”他一边接线一边说,“等天黑下来,切到地热主线。燃料炉只在暴风雪或者零下四十度以上才点火。”

“动态调度模型已完成。”她说,“输入天气数据、光照强度、地热流速,系统自动分配各模块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