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反光膜危机与光污染

清晨的阳光斜照在麦田上,反光膜边缘泛着刺眼的银光,像一排排歪斜的刀片插在地里。陈浩靠在观测桩边,防护服还没脱,脸上那道泥印干得发痒。他正想抬手蹭一下,手腕上的破布条突然松了,血痂裂开,渗出一点红。

“别动。”娜娜的声音从旁边传来,“你左手中指第二关节有开放性擦伤,感染风险上升百分之十二。”

“啊?哦。”他低头看了眼,又抬头盯着远处那片紫光流动的麦穗,“反正也不影响吃饭。”

话音刚落,娜娜的机械臂猛地转向河边方向,警报声短促响起。

“三公里外河道检测到生物异常——鱼类集体死亡,浮游藻类密度暴增三百倍,溶解氧骤降。”

陈浩愣住:“啥玩意儿?鱼……翻肚了?”

“初步判断与光照污染有关。”她调出数据图,“过去六小时,反光膜反射峰值达每平方米两千流明,叠加麦田自发光,导致水体光强超标近五倍。”

“等等。”他挠了挠头,“你是说……咱们这反光带,把河里的鱼给‘亮’死了?”

“准确说是打破了生态链。”娜娜指向屏幕,“过度光照刺激藻类疯长,耗尽氧气,鱼类窒息。同时,夜间残留反射干扰两栖类迁徙路径,已记录十七次误入干燥区致死案例。”

陈浩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他盯着自己手上那截破布条,忽然笑了:“我小时候考试作弊被抓,老师说我‘聪明用错地方’。现在这算不算……防御系统建错地方?”

他站起身,拍掉裤子上的土,抓起地上的光谱仪就往河边走。

“我去取样!你接着盯数据!”

河水浑浊,水面漂着几条小鱼的尸体,肚皮朝上,眼睛泛白。陈浩蹲在岸边,用试管舀了一捧水,光谱仪探头刚伸进去,屏幕上就跳出红色警告。

“我的天,这光强度都快赶上广场舞大妈的LED灯牌了。”他嘟囔着,“咱这是防虫呢还是搞环保灾难呢?”

娜娜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东坡与北坡反光膜为主要散射源,建议优先拆除。”

“拆?”他回头看了眼那片闪得人睁不开眼的银色屏障,“可万一虫子又来呢?”

“风险概率对比:保留现有布局,三天内生态崩溃概率为百分之六十八;拆除部分结构,虫群再入侵概率为百分之三十一。”

陈浩沉默了几秒,一屁股坐在湿泥地上。

“行吧。”他叹了口气,“人生第一次当决策者,就得选哪个倒霉蛋先死。东坡和北坡的膜,全拆了。”

“收到。”娜娜立刻启动指令,“剩余西坡与南坡反光膜将调整角度,并用高秆作物遮挡部分反射区域。”

雨点就是这时候落下来的。

一开始只是零星几滴,砸在反光膜上啪啪作响。不到十分钟,天空像是被人捅了个窟窿,雨水倾盆而下。

“这雨来得真不是时候。”陈浩抹了把脸,雨水顺着头发往下淌,“膜湿了更滑,螺丝肯定拧不住。”

“气象数据显示降雨将持续四小时以上。”娜娜递过一把折叠伞,“建议加快作业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