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安稳地、长期地在这里做生意,就要展现出不可或缺的价值,用一场干净利落的胜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话语权。
并且与那些傲慢的欧美人做生意,必须要将他们打服、打怕,他们才会老老实实地坐在谈判桌前。
接下来的日子,丰岛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而是进行了周密侦察,摸清了美菲联军的防线部署、火力点和阵地布局。
当所有人都开始质疑第四师团是否又在“消极避战”时,丰岛的准备已然就绪。
攻击命令终于下达,第四师团原有的炮火以及十四军支援的重炮,对预先标定的联军阵地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炮火覆盖。
然后第四师团集中兵力猛攻美菲联军左翼,凭借局部兵力优势撕开防线。之后利用阵地间隙灵活穿插包围,逐步瓦解联军的防御体系。
这种“火力优先、侧翼切入、分割包围”的战术,完全打乱了美菲联军的节奏。他们习惯了日军标志性的“万岁冲锋”,对于这种强调机动、协同和侧后打击的战法极不适应。
最终,第四师团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彻底占领巴丹半岛。
此役,第四师团以自身仅伤亡六百余人的微小代价,取得了毙伤美菲联军5000余人,俘虏联军7万余人的辉煌战果。
同时,缴获了350门各型火炮和120辆坦克及大量其他军用物资,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
战斗过程我们就不具体展开了,但有老朋友却不得不提——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作为美国远东军司令,随着战局极度恶化,月前就奉命撤往澳大利亚。
离开时,面对部下和记者,麦克阿瑟留下了那句日后既成为其个人标志、也饱受争议的承诺:“IShallretUrn!(我还会回来的!)”
他将指挥部迁往澳大利亚,将巴丹这个注定失守的烂摊子留给了他的继任者。
这一战略性的撤退虽然保全了他本人,但也造就了美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投降,麦克阿瑟甚至还被调侃为“麦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