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喜悦,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怜悯。
甚至没有冷酷或漠然这种“情绪”。
它只是一张脸,一个精致的、没有任何信息输出的五官集合体。就像一面光滑到极致的镜子,能映照出一切,本身却空无一物。
他抬起头,那双同样完美到没有任何波澜的眸子,仿佛穿透了宫殿的穹顶,穿透了这方世界的天幕,望向了无尽的虚空。
然后,他用一种不含任何语调起伏的、仿佛在宣读报告的口吻,自言自语。
“编号庚辰七三九世界,‘人道之变’实验,即将进入最终回收阶段。”
“观测样本‘赵惇’已彻底废弃,沦为纯粹的能量容器,符合预期。”
“世界意识反噬已达峰值,‘锁龙井’作为最终催化剂,成功引爆内部矛盾,能量逸散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七。”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每一个字,都足以让这方天地最顶尖的存在,道心崩裂!
古神口中的“天外天”……
原来,并非什么遥远的传说。
他,就站在这里。
“此方世界的‘果实’,终于要成熟了。”
他那张完美的脸上,嘴角以一个精准计算过的角度,微微上扬,形成了一个标准的、却没有任何笑意的“微笑”表情。
“播种,引导,催熟,收割……真是百听不厌的循环。”
他并非此界之人,他的身份,是“播种者”。
他的任务,就是在无数个类似“庚辰七三九”这样的世界里,投放不同的“文明种子”,引导它们走向截然不同的演化方向,观察其内部的挣扎与碰撞,并最终在世界走向自我毁灭的终点之前,收割最精华的“文明之果”。
比如,徐凤年历经磨难,在北凉那片贫瘠土地上,以万民为基,凝聚出的“王道雏形”。
比如,陈凡那个异数,在绝境中另辟蹊径,感悟出的,那条潜力无穷的“人间道”。
甚至,那个自困东海城,将武道推演到此界极致的王仙芝,他那纯粹到不含杂质的“武道意志”。
这一切,都是他精心培育的“果实”!
武当山那场论道,为何恰好让徐凤年看到天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归墟之畔,那道世界之痕,为何偏偏在那个时候,被法则风暴撕裂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