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火中遗编 第十三章 稷下暗潮与农家铁锄

布衣卿相 夜砚 1460 字 4个月前

飞檐斗拱,书声琅琅。

“论材台”下,已聚集众多学子、游士。

高台上,一位身材矮胖、秃顶圆脸的老者,正唾沫横飞地讲述着什么,引得台下哄笑连连。正是祭酒淳于髡。

“……故曰:治国如烹小鲜!火候过了,鱼焦!火候不足,鱼生!哈哈哈!”

“祭酒妙喻!”台下捧场者众。

一儒服老者公孙衍却皱眉:“淳于兄!治国大道,岂能类庖厨之事?当以《周礼》为纲,仁义为本!”

“迂腐!”旁边一麻衣短褐、皮肤黝黑的壮汉许行瓮声道,“《周礼》能当饭吃?农人种不出粟,什么礼都是狗屁!”

“粗鄙!有辱斯文!”公孙衍气得胡子乱翘。

一锦衣佩玉、摇着羽扇的中年文士苏厉打圆场:“二位息怒!苏某观天象,魏王近日恐有异动,或可合纵…”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夹杂着淳于髡的插科打诨,好不热闹。

姜郕阳持玉牌登台。

破旧深衣,在锦衣华服的学子中,格格不入。

“咦?此乃何人?”淳于髡小眼眯起。

“小子姜郕阳,东莱盐户,有拙论一篇,请祭酒及诸位大家斧正!”姜郕阳朗声道,展开《盐铁论·富民篇》。

“盐户?论盐铁?”台下哗然!

“荒谬!贩夫走卒,也敢登论材台?”公孙衍嗤之以鼻。

“且听他说说!”许行却瞪大眼,似有兴趣。

苏厉羽扇轻摇,笑而不语,眼神探究。

姜郕阳无视嘈杂,声音清朗,响彻高台。

从盐工血泪,到豪强垄断;从“煮海”之弊,到“玉粒”新法;从水力工坊之利,到盐泽万民之愿…

逻辑清晰,数据详实,更饱含悲悯!

尤其“省工增利”、“通有无、均贫富”之论,如石破天惊!

台下渐渐安静。

盐工之苦,谁人不知?但被如此赤裸裸、系统性地剖析,尚属首次!

许行听得抓耳挠腮,连呼:“在理!种地制盐,都是出力吃饭!凭啥盐工就该死?!”

公孙衍脸色铁青:“奇技淫巧!哗众取宠!败坏古制!”

苏厉眼中精光闪烁:“此子…所图非小啊!”

淳于髡小眼精光爆射,再无半分嬉笑。

“好!好一个‘盐铁富民’!”他拍案而起,“虽稚嫩,却见血!见利!见仁心!当浮一大白!”竟真从案下摸出个酒葫芦灌了一口。

“祭酒!”公孙衍急道,“此论悖逆圣贤之道…”

“圣贤之道?”淳于髡醉眼斜睨,“能让盐工吃饱饭吗?能让盐不苦吗?能鼓捣出那…那什么水轮吗?不能?那就闭嘴!哈哈哈!”

公孙衍气得浑身发抖,拂袖而去!

许行却大步上台,蒲扇般的大手拍向姜郕阳肩膀:“小子!说得好!俺老许就认实在东西!你那水轮…能借俺看看不?农家也想搞个水磨碾谷!”

姜郕阳被拍得一趔趄:“…能!能!”

内心:“这农家的手劲…是铁锄成精了吧?”

苏厉摇扇近前,笑容莫测:“姜公子高论,发人深省。苏某观公子,非常人也。他日若有暇,可至‘听涛阁’一叙,共论天下大势?”

“苏先生抬爱,郕阳记下了。”姜郕阳谨慎回应。纵横家,舌下有剑!

论材台首秀,一鸣惊人!

“盐铁富民”之论,如野火燎原,传遍学宫!

孟家与郡守,尚未及反应,已被推上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