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赤星危机再临,舰队再启星锤

没有第一次撞击的惊天动地,却多了几分精准的可控感。冰卫-7以28.5公里/秒的速度撞入乌托邦平原,撞击点形成一个直径300公里的巨坑,冰层瞬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云团在火星大气中弥漫开来,三天后化作覆盖全球的降雨。

小主,

监测数据很快传回:

- 火星质量增加3.8×1022千克,重力加速度提升至3.92米/秒2

- 大气压强上升0.8千帕,二氧化碳浓度增加3%

- 乌托邦平原形成新的海洋,与水手谷水域连通

- 最大地震等级5.8级,在“大地夯”作用下未引发次生灾害

“效果显着。”秦思远的声音从地球指挥中心传来,“重力场分布更均匀了,地壳应力释放也很平稳,就按这个节奏来。”

一个月后,“冰卫-11”被准时拖来,撞击点选在南半球的“阿西达里亚平原”。这次撞击产生的能量触发了多处地下冰盖融化,火星的蓝色水域面积扩大了15%,大气压强突破7千帕。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马里奥舰队马不停蹄,陆续将剩下三颗冰质小行星拖向火星。每次撞击都精准落在预定区域,火星的模样也在一次次“改造”中悄然变化:

- 质量达到7.1×1023千克,重力加速度5.2米/秒2(地球的53%)

- 大气压强稳定在9.5千帕,氧气含量15%,二氧化碳32%

- 全球水域总面积覆盖火星表面的28%,形成完整的海洋-湖泊-河流系统

- 地磁场强度提升至3.8×10??特斯拉,完全能抵御太阳风剥离

- 地壳活动明显减弱,7级以上地震降至每月1次

当第五颗小行星撞击的尘埃落定时,李扬站在同步轨道的观测站里,第一次用肉眼看到了火星的全貌:不再是单调的赤红,而是蓝绿相间的星球——蓝色的是海洋,褐色的是陆地,白色的是云层,两极还残留着冰盖,像给星球戴上了白帽子。

“重力差不多够了。”梁小龙拿着检测仪,“基本和地球相当了,足够锁住大气和水分了。你看这云层,跟地球多像。”

李扬调出最新的温度监测:地表平均温度-5℃,赤道区域白天可达15℃,夜间最低-30℃——虽然还冷,但已在可接受范围,至少液态水不会再大规模蒸发。

马里奥舰队的三十艘舰船在火星轨道列队,像完成使命的卫士。李扬望着下方那颗逐渐焕发生机的星球,突然想起第一次在桃源仙庄说“作妖”时的轻松,再看看现在布满数据的屏幕,才明白真正的“作妖”,是把疯狂的想法变成扎实的现实。

“返航。”李扬轻声下令,“让地球看看,他们的第二家园,快成了。”

舰队缓缓掉头,舰桥上的灯光映着李扬和梁小龙的侧脸,远处的火星在恒星光芒下旋转,蓝色的海洋反射着微光,像一颗正在孕育生命的宝石。改造之路还没结束,但最艰难的一步,他们已经迈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