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书院内的神秘人

陈天宇俯身看去,果然如陈紫瞳所说。他伸手摸了摸那处泥土,指尖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凉意,与寻常泥土的温度不同。

“看来是冲着你来的。” 陈紫瞳直起身,语气严肃,“书院里鱼龙混杂,各方势力都有,你近来太过出挑,难免引来一些不怀好意之人的注意。”

陈天宇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明了。这书院看似是读书治学之地,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自己的表现想必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神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也要多加小心。” 陈天宇看着陈紫瞳,认真地说道,“既然对方能在我们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来去,说明实力不容小觑,保不齐也会对你出手。”

陈紫瞳颔首:“我会的。你也一样,千万不可大意。”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虽然没能抓住闯入者,但这次事件无疑是一个警告。

陈紫瞳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小院的四周,确认没有留下其他痕迹后,才转身准备离开。她的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女诫》的封面,指腹划过粗糙的纸页,像是在做什么艰难的决定。走到院门口时,她忽然顿住脚步,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单薄,声音轻得像一阵风:“我先回去了,对了,上次在黑风口..... 谢谢。”

说这话时,她的脖颈泛起淡淡的红晕,耳廓也微微发烫,目光紧紧盯着地面的石子,仿佛那上面有什么稀世珍宝。

陈天宇一怔,随即想起黑风口那次惊险的遭遇,他救下陈紫瞳时的场景,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憨厚:“姑姑哪里的话..... 都是一家人,应该的。”

陈紫瞳没有回头,只是肩膀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她攥紧了手中的书卷,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快步走出了院门,青绿色的裙摆在风里划了个仓促的弧度,像是在逃离什么。

陈天宇目送她离开,重新坐回石凳上,却再无半分睡意。他拿起桌上的《甘石星经》,目光却落在院门外的小路上,若有所思。

未时初刻,书院的钟声响了,厚重而悠长,在山谷间荡开层层回声,提醒着学子们前往观星台上课。陈天宇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纷杂的思绪暂且压下,小心翼翼地把《甘石星经》放回石桌中央,指尖拂过泛黄的封皮,仿佛还能感受到书页间残留的墨香。他拍了拍衣袍上沾染的草屑,转身朝着观星台走去。午后的阳光依旧明媚,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在石板路上织就出一张金色的网,可他的心头却像蒙着一层薄薄的雾,那股莫名的阴霾挥之不去。

观星台建在书院最高的山坡上,是一座圆形的高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着,栏杆上雕刻着繁复的星象图,历经岁月打磨,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陈天宇走上台阶,便看到天文地理课的夫子已站在台上,那是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身着深蓝色的锦袍,袖口绣着北斗七星的图案,手里拄着一根龙头拐杖,杖身同样刻满了星辰纹路。

“陈同学来得正好,快些上来吧。” 老夫子见他走来,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声音洪亮得不像个老者。

陈天宇快步走上观星台,只见台上正中央摆放着一架巨大的浑天仪,足有一人多高,由多个铜制的圆环嵌套而成,每个圆环上都密密麻麻地刻着星辰的位置和名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折射出细碎而耀眼的光芒。学子们陆陆续续地赶来,轩辕灵曦一蹦一跳地跑到陈天宇身边,发间的珍珠步摇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等众人都到齐了,老夫子才缓缓开口,他抬起龙头拐杖,轻轻点向浑天仪最外侧的一个圆环:“今日我们来讲北斗七星的运行规律。” 拐杖的顶端在 “天枢”“天璇” 等星名上一一划过,“你们看,这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古人据此来确定季节和时辰。譬如说,当斗柄指向东方时,便是春天;指向南方时,便是夏天……”

陈天宇听得格外认真,目光紧紧盯着浑天仪上那些闪烁的星辰标识,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示意图。老夫子讲到北斗七星的周年视运动时,他忽然举手问道:“夫子,学生斗胆问一句,这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是否与大地的运转有关?”

老夫子愣了一下,随即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哦?你且说说看。”

“学生曾在一本杂书上看到,说大地如球,昼夜不息地绕着一根轴转动,而星辰的东升西落,便是由此而来。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或许也是因大地运转,使得我们看到的星空角度发生了改变。” 陈天宇尽量用古人能理解的语言解释着,心里却有些忐忑,不知道这番超前的言论会不会引来质疑。

老夫子沉默了片刻,抚着胡须长叹一声:“后生可畏啊!老夫研究星象数十载,也曾有过类似的猜想,却始终未能找到确凿的证据。陈同学这番话,倒是给了老夫一些新的启发。”

周围的学子们听得云里雾里,不少人窃窃私语,显然对陈天宇的说法难以理解。轩辕灵曦却眨着好奇的大眼睛,拉了拉陈天宇的衣袖:“陈兄,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关于星星的事情?那些杂书里还有什么好玩的知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