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书院日常

这话一出,满室皆静。慕容砚立刻附和着点头,他本就对陈天宇心怀嫉妒,此刻更是觉得三皇子说得极有道理,还故意朝陈天宇的方向瞥了一眼,带着几分挑衅。南宫灵蝶也微微蹙眉,她虽未言语,但那神情显然更倾向于轩辕宸的观点。

谁都听得出,三皇子这话明着评史,实则暗讽陈天宇方才的论调过于理想化。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节奏沉稳如擂鼓,目光直视陈天宇,带着毫不掩饰的锋芒。

陈天宇回望过去,眼底没有丝毫怯意。虽然他不知道神武大陆的历史是不是完全一样,不过既然有春秋时期,还有这么多相同的古书,应该也差不了多少了,他想起现代社会读过的史书,想起那些因强权无度而覆灭的王朝,声音依旧平静,却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力量:“三皇子此言差矣。若仅凭强权便可安天下,为何商纣有酒池肉林,终致牧野之败?秦有虎狼之师,却历二世而亡?”

他上前半步,衣袂翩然:“礼法或许不能止戈,却是约束强权的缰绳。若无这缰绳,猛虎终会反噬其主。春秋之所以乱,正因诸侯皆以‘强权’自诩,视礼法为无物。左丘明着书以诫后世,便是要世人知:纵能得一时之利,终难成万世之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人目光在空中剧烈碰撞,仿佛有无形的电光石火噼啪作响。轩辕宸瞳孔微缩,放在膝上的手悄然握紧 ——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陈家子弟,竟有如此锐利的辩才,几句话便将他的法家论调驳斥得无立足之地。

老夫子见状,忙打圆场:“两位各有见地,皆有道理。《春秋》奥义,本就需反复辩难方能悟透,坐下吧。”

陈天宇躬身行礼,退回座位时,眼角瞥见轩辕灵曦正偷偷朝他竖大拇指,陈紫瞳则用课本挡着嘴角的笑意。而轩辕宸已重新翻开书卷,只是指尖的青筋仍未平复,显然并未真正服气。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些,吹动案上的书页哗哗作响。陈天宇望着《春秋》上 “元年春王正月” 的字样,忽然明白,这经学课上的辩论,从来都不只是为了经文本身。每一句话,都是立场的交锋;每一个字,都藏着派系的锋芒。

巳时的阳光正好斜照进算学馆,将案几上的算筹映得发亮。吴玄烨刚踏入门槛,馆内的喧闹便像被掐断的琴弦般骤然停歇 —— 这位算学夫子虽看着年轻,一身月白长衫衬得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可那份骨子里的沉静与锐利,总让学子们暗自屏息,尤其是他镜片后那双看似温和,实则能洞穿人心的眼睛。

“今日我们续讲《海岛算经》。” 吴玄烨将书箧放在讲台上,取出一卷泛黄的抄本,指尖在 “望海岛” 题上轻叩,那指尖修长干净,透着几分书卷气,“昨日讲了测山高之法,今日且看这道变式。”

他转身在乌木黑板上写下题目,白垩笔划过木板的 “沙沙” 声在寂静的馆内格外清晰:“今有海岛,立两表,高八尺,前后相去一丈。从前表却行一丈五尺,人目着地,望岛峰与表端参合;从后表却行一丈七尺,人目着地,望岛峰亦与表端参合。问岛高及去前表各几何?”

题目刚写完,底下便响起一片倒抽气声。陈墨握着算筹的手指顿了顿,眉头拧成个疙瘩 —— 这道题比昨日的例题复杂了数倍,光换算单位就得费上半天功夫。慕容砚更是直接瘫在案上,望着那串数字直撇嘴,显然已放弃思考。

吴玄烨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陈天宇身上,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那笑意衬得他本就俊朗的面容多了几分温和,却又带着不易察觉的审视:“陈同学,你且来演算一番。”

陈天宇起身时,案几上的《九章算术》被带得微微颤动。他走到讲台前,并未立刻提笔,而是盯着题目沉吟片刻。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侧脸,将下颌线勾勒得愈发清晰。

“学生以为,此题可用新的方法解之。” 他取过白垩笔,在黑板左侧写下 “设岛高为 h,去前表距离为 d”,这两个陌生的符号让底下学子们一阵骚动。陈天宇没理会,继续写道:“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可得:(h - 8)/d = 8/15,(h - 8)/(d + 10) = 8/17”。

“这是什么符号?‘h’和‘d’是何物?”“相似三角形?从未听过啊!” 底下议论声四起,慕容砚更是满脸不屑:“故弄玄虚,怕是解不出来想蒙混过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