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凌霄的指尖仍压在青石缝上,那道微弱的灵流刚收回不久。他未曾移动,呼吸近乎凝滞,全部心神都锁在东南方那片树影深处。刚才那一瞬的气息再度浮现,短促如风掠叶背,可它的节奏已然改变——不再是规律的十二息一次,而是十一、十三、十,忽快忽慢,毫无章法,仿佛在试探他们的反应。
他眼睫微垂,不动声色地将断剑向前挪了半寸。剑尖所指,依旧对准那棵歪颈松的根部。地上一片翻转的落叶,边缘悄然翘起,似被无形之物轻轻托动。
沈清璃的手掌已滑入袖中,指节紧绷。她未睁眼,但呼吸频率悄然调整,与叶凌霄错开半拍,形成双轨流转之势。这是他们早年被困绝谷时磨砺出的默契配合,一人主守神识,一人暗调经络,互不干扰却随时可援。
故人依旧闭目,双手叠放于膝,然而他右手小指忽然轻弹一下,旋即恢复原状。那是他在以古符残纹测算方位,每一次细微颤动,都在记录那股气息出现的偏角。
风再次停歇。
这一次,连草尖也纹丝未动。结界表面平静如初,可叶凌霄后颈汗毛骤然竖立。他察觉到空气中泛起极细微的拉扯感,仿佛有人用看不见的丝线,缓缓拨动四周空间。并非攻击,亦非逼近,而是一种……校准。
他的掌心猛然一烫。
旧伤处的红晕再次浮现,皮下似有异物蠕动。此次不同,那股热流顺着经脉上窜一寸,直逼腕骨。他立即运转九转天医诀压制,灵气甫一涌至,伤口竟微微张开一线,竟将那股灵力吸了进去。
“它在读我。”他低语,声音压得极低,几近气音。
沈清璃睁眼,瞳孔骤缩。她瞬间明悟——对方并非随意窥探,而是借由这道未愈之伤,反向感知他们的状态。如同一根埋入血肉的引线,随时可能引燃杀机。
她抬手,指尖在左臂划出一道浅痕,鲜血渗出。她未包扎,任血珠缓缓滴落,在石台上凝成三点连线。这是师门秘传的“血阵初启”,不为杀敌,只为测距。若那气息再现,血珠震颤之幅度,便可推算其远近。
故人终于睁眼,目光扫过那三滴血,又落向叶凌霄的手。他缓缓抬起左手,掌心向上,五指微曲,做出抓握之态。随即并指如刀,在空中虚划三下,最后一笔收于胸前,轻轻一按。
叶凌霄会意。故人之意:对方至少三人,呈三角潜伏,末者藏匿最深,极可能为主控之人。
他点头,借调整坐姿之机,将断剑横于腿侧,剑刃朝外。同时足跟轻碾地面,发出两声闷响。这是山门夜训旧号——“诱敌不动,待变而发”。
沈清璃心领神会,缓缓合眼,看似入定,实则将灵识散作细丝,贴地蔓延而出。她的感知不如叶凌霄锐利,却更绵长,能捕捉最微弱的震动。哪怕仅是脚尖微抬,她亦能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