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炮镇金水桥

“难道那些士绅的所作所为就不该受到惩罚吗?他们害得百姓流离失所,颗粒无收,侄儿只是在替天行道!”朱文正激动地说道。

“替天行道?”朱元璋提高了声音,“你杀了五万多人,其中难道就没有无辜之人?你让天下人如何看待咱?如何看待大明律法?”

两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徐达等人站在一旁,心中焦急万分。

徐达心中暗道,这祖宗真是活爹啊,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跟朱元璋争吵,这要是他们这些大臣,一百颗脑袋都不够朱皇上砍的。

他们知道,若不尽快平息这场纷争,大明王朝必将陷入内乱。

“陛下,依臣之见,英王虽有过错,但也是一心为国。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安抚民心,平息众怒。”

胡惟庸小心翼翼地说道,“不如让英王公开认错,减免江南赋税,以显示陛下的仁德。”

徐达也附和道:“丞相所言极是。英王可亲自前往江南,向百姓道歉,并重新整顿吏治,选拔清廉官员,让新政能够真正惠及百姓。如此一来,或许能挽回局面。”

朱元璋沉思良久,最终点了点头:“正儿,你可愿意照此行事?”

朱文正心中不甘,即便看到叔父期待的眼神,也只是决绝的地摇头:“侄儿不愿意。”

紫禁城上空乌云低垂,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奉天殿内,朱文正梗着脖子与朱元璋对峙,脖颈处青筋暴起,活像头被激怒的狮子。

徐达站在班列最前排,手心里沁出的冷汗把笏板都攥得发潮,余光瞥见胡惟庸缩着身子,眼神闪烁如鼠。

“陛下,英王此举实乃大错!”御史大夫陈宁突然出列,官服上的獬豸补子随着颤抖剧烈晃动,“五万冤魂未散,十万举子请愿,这是天怒人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