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沈部长的车消失在夜色里,小高感慨道:“这沈部长人真不错,比咱们之前打交道的那些人痛快多了。”
我望着厂区亮着的路灯,轻轻点头:“是个靠谱的年轻人,往后合作错不了。”
宿舍的楼道里飘来消毒水的味道,混合着窗外梅花的暗香,三人踏着月光往房间走,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我们抵达工厂后,第二天,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中。
首先,根据前期实验得出的数据,他们精准地折算出各种原料所需的数量,每一个数字都经过反复核对,容不得半点差错。
随后,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接好各种气体管道,那金属管道对接时发出的 “叮叮当当” 声,在车间里回荡,像是为即将开始的生产奏响的序曲。
一切准备就绪,生产正式启动。
向反应釜里打料的过程,每一步都严格遵循着规程。
这里的液碱都是现成的成品,省去了自己制作的环节,只需按照用量精准抽取即可,省时又省力。
亚铁则是提前让沈部长安排工人溶解好的,那棕黄色的液体在容器中微微晃动,散发着独特的化学气息。
纯净水更是方便,只需轻轻拧开阀门,清澈的水流便 “哗哗” 地涌入指定容器,带着一丝凉意。
空气和氮气也随时可以开启,阀门转动时发出 “滋滋” 的声响,气体在管道中快速流动,为反应提供着必要的环境。
而片硅则需要提前准备妥当,一块块洁白的片硅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等待着投入反应釜的那一刻。
具体的操作规程如同一条清晰的路线图,指引着每一步操作:
第一步,加入定量的水,看着水流在反应釜中渐渐汇聚,形成一片清澈的水面;
第二步,加入定量的亚铁,棕黄色的液体与水融合,慢慢改变着水的颜色;
第三步,开始加热并通入氮气,同时密切监测 PH 值,直到数值达到九,这期间,反应釜外壁渐渐发烫,氮气气泡在液体中不断升腾,发出细微的 “咕嘟” 声;
第四步,将温度升到一定数值后加入液碱,液碱入釜的瞬间,液体表面泛起一阵涟漪,伴随着轻微的放热反应;
第五步,接着加入片硅,白色的片硅在棕黄色的液体中慢慢溶解,像是一场无声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