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张应昌授课(下)

哈哈哈!~

王铁这话一出大伙们都哄堂大笑,那张应昌见大伙们在笑也没有生气,毕竟这王铁说的也是事实,他也承认过卫所制崩坏了。

于是这张应昌拿起戒尺指向了黑板上的一个人名“于谦”给大伙们说道。

“诸位,这太祖之法虽然是良法,但也是要人推行的,卫所在永乐朝后期便已经开始崩坏,等到了正统朝之时已经完全大坏,卫军至此已经是全员不堪大用!”

“所以到了这正统朝的时候,常设的营兵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了,而提到这常设的营兵制度那就不得不说这于谦于少保了。”

“正统之变我英宗皇帝北狩瓦剌长驱直入进犯京师,于少保临危受命驱逐瓦剌保我大明社稷汉家江山。”

“于少保为了改变这卫军不堪用的局面,所以就从这卫所中抽调精壮给粮给饷组成营兵常驻一方以备边患,自此九边各镇内地省镇相继组建营兵并延续至今。”

“这就是营兵制度的起源。”

...

说完这些之后张应昌又喝了一口茶,然后拉起黑板擦将黑板上写的字给擦掉,然后在这黑板上又写了几排字。

分别是“镇守某处总兵官”、“协守某处副总兵”、“分守某路参/游/守”,另外还在这些官名的右边分兵对应的写了几排小字:“标兵营”、“奇兵营”、“援兵营”、“游兵营”、“守备营”。

同时在左边还写了“总督”、“巡抚”、“兵备道”这三个文职武官的官名。

写完这些之后张应昌拍了拍手中的粉笔灰,然后站在黑板前看着讲台下的贼头们说道:“诸位对营级以下的编制可能比我还清楚,所以在下也就不多费口舌了。”

下面的弟兄们一听张应昌这话脸上便有倨傲之色且颇为得意的样子。

大伙们心想这些军队的高级指挥体系他们确实不太了解,但是在军队基层理论方面,那他们就可以上去讲,你张应昌到下面来好好的学着怎么打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紧接着张应昌拿着戒尺指着那黑板上的一排文职武官说道:“在我朝开国那会,并没有这些文职武官,即使在于少报初设营兵之时,我朝也没有建立起从总督到巡抚再到兵备道的这一套完整的文官掌兵制度。”

“在那个时候还是由武将掌握兵权,即使有督抚之设,但那个时候的督抚仅仅是为武将提供后勤军需保障以及监督武将,并没有干涉武将的指挥权和管理权。”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应昌心想,老子要是国初之时统领一镇数万兵马的实权总兵,老子不把你们这帮贼寇的屎都给打出来!

随后这张应昌叹了口气说道:“也正是因为文官侵夺武将的兵权,这才导致了我朝着几十年对外战争连连失利,以至于出现辽东丢失这种奇耻大辱!”

“若是这大明朝廷当年能任一武将统领四路大军出征萨尔浒,又怎么可能吃个大败仗将那鞑子给养肥最后将辽东给丢了!”

“可偏偏这大明朝廷为了遏制武将派了一个六十多岁快入土的文官杨镐去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