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衍公行礼道:“陛下,新朝伊始,万象更新,我辈读书人当以道事君,孔家当仁不让,愿听遣之!”
众人一听,孔衍公这话说的十分圆和,不卑不亢,孔家愿意为天子效命,但是依然坚持以道德仁义的立场来治理国家,这其实就是大夏国文帝时期的政策,文官只要坚持道德仁义,甚至都可以挟制天子。
满朝文武官员都为孔衍公捏了一把汗,如今的大明朝天子威望很高,乾坤独断,尤其是内阁和军机阁的设置,重大问题直接由皇帝亲自处理,这就与儒家以道德仁义治理国家有冲突,反映的是臣子权力和君权的深层次争夺!
这种涉及深层次的权力斗争,和在场的大家息息相关,但没有一个官员敢站出来支持孔衍公,在杀文官如杀一只鸡的成祖面前,孔衍公竟然不懂形势挑战君权,这不是找死吗?
赵辰脸色淡淡地道:“自盛唐后期以来,儒家轻国重家,导致礼乐崩坏,国之不国;大夏文帝以来,以道事君,君臣纲常失范,国家陷入混乱。仁义道德可以教化百姓,但往往导致国家治理失衡。儒家思想本身没错,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君臣父子,天下之定理也。”
满朝文武一听赵辰所言,皆是大惊失色,陛下所言仔细品味极为有理,盛唐估计不论,但大夏朝朝纲崩塌的事实历历在目。天子与文官们共治天下,这说起来有点浪漫主义的色彩,文官们津津乐道,但就是因为这种治理方式,导致文官的权力极度膨胀,超越君权,天下大乱。
没想到当今天子的一席话直中要害,让这些文官惊出了一身冷汗。文武官员也不得不陷入深思,这种浪漫主义的国家治理方式肥了文官,但却让封建王朝政治失衡,最后儒家思想崩溃,文官体系吞噬了国家权力,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孔衍公脸色大变, 他也没有想到当今天子对时局的认识如此深刻,对儒家思想如此精通,陛下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儒家“以道治国”、“共治天下”的弊端,但也没有一棍子打死,认为儒家需要革新,也就是说儒家还是可以用来治理国家的,这些官员们还是要用的,只不过需要寻找一条新的出路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辰的一席话,让孔衍公无法反驳,也不能反驳!
赵辰又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然读书人何为义,义不在于经典理论、口头传颂,而在于事君为国、国泰民安,否则皆为假仁假义,当唾弃之!”
孔衍公脸如死灰,满堂文官脸色变得如猪肝色一般,天子这就是直接指责儒家“以道事君”导致了大夏国的灭亡,这对孔孟弟子是一个重击!
满堂寂静,无人敢言,只听到一些年老文官的喘息声,这一打击实在是太大了,要他们“乞骸骨”也不为过!
百官之首周敬亭眼神木然,面色大变。良久才道:“陛下之言实在深刻,震耳发聩,让臣等如醍醐灌顶。陛下设立内阁、军机处、皇家科学院,也当为改变这种局面,我等佩服!然儒家历经千年,也不宜一棍子打死,请陛下明示!”